005.jpg

20160820日,巴西里約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決賽。

這是今天的李宗偉;他還是得了銀牌。
 

李宗偉出生於1982年,他11歲開始接觸羽球,剛好也就是1992年前後。

1992年,對於和我一樣是七年級生的馬來西亞年輕人來說;這是我們成長記憶中很重要的一個年份。

這一年,馬來西亞在暌違25年之後,重新贏得湯姆斯杯的冠軍。

19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把羽球列入正式項目,於是那瞬間,舉國都對奧運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期盼。

沒想到,像我們這樣的小國寡民也能有站上奧運殿堂的希望。

 

1992.jpg

1992年的巴塞羅納奧運會,西迪家族的兩個哥哥為我們帶回來了一面男雙銅牌。

這面銅牌,是馬來西亞在奧運會中的第一面獎牌

1996.jpg

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,忽然爆氣的西迪家族幼子拉錫西迪為我們帶來了男單銅牌。

這一年的奧運會,謝順吉和葉錦福這兩位雙打球星,在男雙決賽中輸給了印尼的傳奇男雙Ricky & Rexy。

這是馬來西亞最接近金牌,但也最無望的一次;要知道印尼的這個男雙組合是所有羽毛球的大滿貫賽的冠軍得主,是羽毛球界傳奇的男雙組合。

從賽前到賽後,應該也沒有人覺得我們有贏的機會。

 

2008.jpg

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和2004的雅典奧運會,馬來西亞的選手屢次在銅牌戰中輸給了對手。

這八年期間,馬來西亞持續在奧運羽球的獎牌榜上掛零。

 

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,李宗偉在千辛萬苦中闖入決賽,最後敗給了林丹。

這一戰,也開啟了很多人對他最初的認識;也才有了後面10年的巔峰對決。

2012.jpg

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,就差那麼一點點,李宗偉還是在決勝局中敗北。

當大陸的媒體興高采烈地恭喜林丹,李宗偉只能歸到在地上,默默地掉淚。

 

001.jpg

 2016年,李宗偉在半決賽中擊敗他這一生最重要的對手林丹。

 

可惜,在決賽中還是不敵中國選手諶龍,得到了他16年職業羽球生涯中的第三面奧運銀牌。

1992 ~ 201624年過去了;馬來西亞還是沒能得到我們的第一面奧運金牌。

 

24年有多長,多久?

 

當年小學二年級的我,都已經從醫學院畢業,完成住院醫師訓練,升上主治醫師了。

李宗偉也已經從那個剛開始學打羽毛球的少年,變成兩個孩子的爸爸和三面奧運銀牌得主。

 

003.jpg

就像李宗偉在賽後記者會上說:

“壓力每個人都會有,這不是輸球的藉口,輸了就是輸了。不管是我自己還是整個馬來西亞球迷都是一樣吧,我自己都很失落很失望,但我盡我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,只是對手比我打得更好,這也是我需要面對和接受的。”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  “這次是有史以來我們馬來西亞最好的成績,但是……”

“但是少了一枚金牌,馬來西亞也不是很大的國家,希望回去我能夠到學校或者各州的活動中,能夠激勵到小隊員們,希望下一屆的2020東京奧運會會更好。”
 

賽後馬來西亞的媒體是這樣評論的:

「宗偉,我們唱國歌給你聽」

「你是我們永遠的驕傲」

「拼不到金 時也命也運也 你,還是英雄」

 

006.jpg

2000年到2008年 ,當馬來西亞的男雙漸漸走下坡離開世界巔峰的舞台時,是李宗偉支持著我們走過那段黑暗低潮的歲月。

3000萬人的期盼與希望,就寄託在他一個人身上;這有多沉重啊?

 

名譽,他早就有了;錢,在馬來西亞要找他代言的商家還得排隊領號碼牌呢~

在任何情況下看,他都可以選擇退役,但他沒有;因為他知道他肩負的是3000萬人民的希望與期盼;

所以不管怎樣,他都要到里約打最後一次奧運,給國人一個希望,也追逐自己的夢想


malaysia-hi.jpg

雖然國歌暫時還沒有辦法在奧運的舞台中播放,但看見今天的奧運羽球排行榜;

我想,與其失落,還不如說我感到無限的欣慰~

2016.jpg

馬來西亞是小國寡民,我們只有三千萬的人,我們的對手是12億人口選出來的中國大陸和2億人口的印尼。

但我們還能同時在男單男雙和混雙三個項目裡面,能跟人家拼到決賽才敗北,這很丟臉嗎?

 

我們也很想要金牌;但沒有金牌,我們還是愛羽球。

贏了,還是輸了;早就不重要!運動場上,除了輸贏,除了金牌,還有一種美麗的風景,叫做堅持。

就像如果你是台灣的棒球迷,你不會去質疑陳金鋒;如果你是馬來西亞的球迷,你不會去質疑李宗偉。這是一樣的道理!

 

站在歲月的面前,誰都得低頭~

金牌很重要,但陪著我們走過艱難歲月的英雄們,也會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裡!

2000-2016,謝謝李宗偉給我們的美好回憶!

謝謝你,承擔3000萬人的期盼;謝謝你曾經給我們那麼多的感動和希望!

 

malaysia-09.jpg

 

僅以此文,獻給陪伴我們走過那些艱難歲月的英雄:李宗偉

多年以後,誰會記得呢?

不知道,不過大概有三千萬人這麼多吧~

arrow
arrow

    Jenni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